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之窗» 计划总结» 2017下半年旅游业工作计划
 
2017下半年旅游业工作计划
  字体显示:   阅读次数:
 
        2017下半年,旅游委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服务保障世园会、冬奥会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一)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全域旅游稳步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有效落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服务保障世园会冬奥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组织、管理、督查、考核机制建设,建立起定期汇报、定期汇商、定期协调等保障落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的综合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建设,推进并督导相关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制定《延庆区全域旅游专题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全区相关单位及广大市民开展全域旅游专题培训工作,实现全区上下共同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提升绿色发展大事保障能力。加快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满足世园会、冬奥会旅游服务接待需求。一是完成《世园会旅游接待保障工作方案》《世园会全区区域内旅游接待组织方案》《世园会重点旅游饭店能力提升方案》并逐步实施工程建设。二是推进中银酒店、育新宾馆等酒店客房、餐厅、会议室等服务设施改造;积极实施冬奥赛区辉煌国际、玉渡山、古崖居等景区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全区重点景区、民俗村、咨询站区域道路旅游标志牌总体方案设计并开展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高标准完成石京龙滑雪场、辉煌国际等地14座旅游厕所改造建设;积极实施水关长城软硬件建设,完成整改工作,摘掉国家局的“警告”帽子。三是大力实施行业标准化建设,完成10家旅游企业的燃煤锅炉改造工程。四是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提高旅游业管理、经营、运行的信息化水平,对旅游舆情分析、预警预报、智慧服务、终端自助导览、在线预订、智慧营销等系统实施升级改造。五是深入推动延庆新城03街区会展东侧地块土地一级开发、百里山水画廊滨水步道、北京国际马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重点工程建设。
    (三)坚持特色发展,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和品质。统筹乡村旅游发展,突出乡村特点,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特色化水平。一是建设乡村民宿。加快南天门浮生壹号、东沟山里中国、下栅子山里寒舍等现有乡村民宿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整合下花园村、北地村等农村闲置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民宿。二是创新融资产品。加强对旅游合作社和乡村民宿的贷款扶持,推出富民直通车、贵宾卡客户等新兴保险产品,探索投贷联动、股权质押、经营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三是规范行业发展。组建乡村旅游发展联盟,指导太平庄村、慈母川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推广以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合作社统一经营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四是打造世园人家。研究制定世园人家奖励办法,在全区推广世园人家运行模式并力争培育30户。五是发展特色小镇。编制特色旅游小镇配套设施提升方案,积极实施康庄镇、旧县镇、八达岭镇、井庄镇等重点特色旅游小镇试点建设。六是推进南湾、珍珠泉等6个民俗村以及西诺百合谷、丰森源森林公园等5个园区设施建设,提升东龙湾、沙塘沟等特色民俗村品质;建设共享单车租赁站点24个。七是组织策划乡村旅游文化节,拍摄乡村旅游宣传片。
     (四)完善营销体系,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实效。充分利用世园会、冬奥会带来的人气效应和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推广计划,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完成旅游主题形象设计,以“中国延庆 世界从这里认识长城”为推广口号,实施包含冬奥会、世园会、民俗文化、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长城+”品牌联动策略,塑造以长城为核心的品牌视觉形象体系。二是借助冬奥会品牌带动效应,积极研究策划第32届冰雪欢乐节;拍摄一部以展示旅游形象、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特色的延庆旅游宣传片。三是继续利用公交车站、地铁站大屏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积极抢占北京客源市场,同时积极策划具有季节特点、主题鲜明的一日游、二日游等精品线路,并通过北京市旅游集散中心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四是组织策划第一届世园会旅游商品大赛,推出一批具有世园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五是发挥旅游咨询推介作用,继续深入开展旅游进公园、进社区活动,把特色旅游产品送到北京市民家门口。
    (五)强化行业监管,贯彻落实依法治旅精神 。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一是巩固非法“一日游”治理成果,形成零容忍、常态化、长效性的治理局面,完善旅游、公安、工商、城管、交通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执法频率,强化常态监督,保持对非法“一日游”的高压严打态势。二是严格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行业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全力做好“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期旅游服务保障工作,做好行业烟花爆竹禁放和旅游防汛工作,加大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力度,确保旅游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和强制退出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积极开展“最美游客”、“最美导游”、“最美民俗户”等文明旅游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